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各部委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整规办商务部发改委人社部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院

周其仁:“新常态”下 企业要拿出新心态与反向行动力

浏览次数:4048次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那么,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之下,企业该如何发展呢?10月15日,在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的15亿元重大投资项目投产仪式暨公司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上,北京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教授、我院副主席周其仁等学者,与三花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等企业家对此做了深度剖析。

“新常态”下,要有专注的心态

周其仁表示,“新常态”下,企业首先要有新的心态。经济增长率已调整到了7%左右,惯性冲击当然非常大,但也不要慌神。对付“高位下行”,企业更需要全神贯注。原来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了,老是想很快再来一波高增长,不现实。

周其仁认为,以单一的gdp论英雄,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年我国的增长速度第一,但品质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非调整不可,要把重点放到商品和服务的品质上。

“这一点上,‘三花’是一个好例子。他们一直专注做产品,在车间里,我看到他们把欧洲做名牌手表的设备买来做空调零部件。这就是对品质的追求,也是对市场的敬畏。全球好的公司都非常专注,否则难以立足。全球化竞争要求专注。”

对于“专注”的重要性,三花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表示认同。他说,三花从当年“经营无产品,管理无人才,生产无设备”的乡镇小厂,发展到今天产品系列齐全、行业精英汇聚、发展前景广阔的“全球制冷空调自动控制元器件王国”,依靠的就是“专注主业经营,追求技术领先”的发展之路。

不过,周其仁也表示,专注并不是与创新对立的,并不是永远只做原来成功的产品,那样也适应不了变化的需求和市场。创新,包括开发新产品,也包括开拓新领域。但绝不是看到别人挣钱,不管自己有没有准备就上马。

“新常态”下,要有调整能力

从14%降到7%,下行了一半,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周其仁形象地将当前经济下行遇到的问题喻为“水落石出”,露出了三块“石头”,即成本、债务和过剩产能。“这时候,就要看看应对下行的能力了,怎么消化成本、重组债务、应对下行市场的竞争。企业发展不可能只有上行,没有下行。麻烦来了总要对付,首先要直面问题。”

周其仁表示,“调”的能力在新常态下很重要。“经济发展所有参数都在变化,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在这些变化中求发展。”

当前首当其冲的是要处理过去的包袱,对付那几块石头。但凡还有力量的,就不能老听着悲观议论不行动。经济下行,也是投资的好时候。市场普遍看淡未来,坏消息多,前后左右裹足不前,谁有决心投资就可能在下一轮增长中拔头筹。“老往过去看,对将来没有想头,下一轮就没戏。”

他还建议,“资金流充足、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在这个阶段就要反向调,多数人不看好的,就要下手,冷的时候,往往是最好的投资时机,金融危机虽然重创了全球经济,但也形成了新布局和新机会,我看到好的企业根本没时间诉苦,都是全力在做布局。”

著名经济学者周其仁解读经济热词

“新常态”下

企业要拿出新心态与反向行动力。